天下论坛第25期 |博议【街头官僚理论与中国基层公务员的职业行为】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5-20浏览次数:687

2020516日晚18:30,由复旦大学MPA教育中心主办的第25期“天下公共事务论坛”在ZOOM在线会议平台举行。

论坛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MPA教育中心副主任左才老师主持,并特邀公共行政系副教授周帆老师、政治学系教授韩福国老师担任点评嘉宾。

本期论坛主题为“街头官僚理论与中国基层公务员的职业行为”,7位来自不同年级的MPA同学选取不同角度进行了论坛分享。


下面是各位发言同学的观点展示:


 


1.俞舜尧

2019MPA三班俞舜尧分享的主题是“浅议税收管理员的行为选择困境——基于街头官僚理论视角”。

他从自身工作出发,从影响税收管理员的行为冲突环境分析,作为街头官僚的税收管理员,其行为选择是如何产生的。对税收管理员的工作环境、行政生态进行了全景式描述分析和逻辑演绎。作为街头官僚的税收管理员之所以长期处于上述夹缝冲突中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供了税务专管员的行为优化路径。

2.陈超

2018MPA四班陈超分享的主题是“街头官僚视角下基层公务员自由裁量困境的分析”。

她首先讨论了街头官僚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概念。随后,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具体的案例分析,介绍了当前税务行政处罚过程中,由于基层公务员自由裁量不当引发的行政复议案件、争议热点事件日益增多的情况。她认为,出现自由裁量困境的原因包括服务意识不强、拥有资源少、监督不到位等,在此基础上,她提出强化意识观念、合理分配资源、完善监督等解决方案。

3.吴优

2018MPA四班的吴优分享的主题是“街头官僚理论与中国基层公务员的职务行为——以城管群体为例”。

她从街头官僚的概念、国内街头官僚的存在形态、城管群体的失范行为表现及其行动逻辑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指出可以从自律(提升职业道德)和他律(规范工作流程、完善监督机制、加强法律建设)两个维度对该群体的职务行为进行改进。


        上半场点评环节,周帆老师提出,论文研究当中在引用文献环节中,要注意采用一手文献,要引用国外的原版论文或者是一手翻译件,这样才能保证论文基础可靠。同时,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街头官僚的职业行为,国外理论能否直接照搬分析国内实情值得我们做更深入研究。



 

  

4.谢丹妮

2019MPA一班的谢丹妮分享的主题是“应试治理:一种基层政府基于有限理性下的任务执行”。在创新社会治理的背景下,基层政府由于受限于时间、资源、创新要素的短缺,表现出了有限的理性,并产生了应试的任务执行行为。她通过分析有限理性与外部刺激、价值判断、选择式回应、横向学习、预防失效五方面的互动,尝试得出了一组推动基层政府应试行为产生的动力机制。她认为,外部刺激的选择性接收是应试行为形成的根源,有限的注意力强化了政府对确定性刺激的接收。在时间压力、能力不足、资源有限的情境下,重要且可测量的上级任务被视作高绩效回报的价值,强化了应试行为的动机。保指标的选择式回应是应试行为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当任务无从回应或回应不力时,基层官员借助横向部门间模仿式学习,获解燃眉之急,并在任务终结后做一个形式上的总结。她认为,非全能的政府必然会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有限理性,只有通过恰当的资源调配,引导动力要素转变,才能引导政府更好得投身于社区创新治理中。

  

5.鲍毅

2018MPA四班的鲍毅分享的主题是“街头官僚视角下基层统计执法公务员的执法困境”。他从街头官僚理论出发,重点关注街头官僚自由裁量权的运用模式在基层统计执法中的表现,并探讨这种行为导致公众对政府看法的变化程度。通过对基层统计执法流程困境和执法存在问题的论述,系统分析了基层统计执法面临的内部机制问题和社会评价问题。他建议基层统计执法可以通过一系列控制手段进行约束,如明确考核目标,精细化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在立法上对自由裁量权行使的条件、程序、范围等做出具体详细、科学合理的规定,减少基层统计执法公务员的主观随意性等。

  


6.王倩婷

2017MPA一班的王倩婷分享的主题是“基层法官行为失范问题的研究”。她结合街头官僚的特点,从时间、空间两方面分析了基层法官与街头官僚之间存在的相似性。论文跳脱出腐败、作风问题缺少学术定义、难以客观量化等困境,根据失范理论定义了法官失范行为,并分为五个类别。以新制度主义为范式,以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为理论基础,详细分析了法官行为示范目标价值和现实制度偏差、偏差的五个维度及其影响因素。法官作为“理性人”,将根据以上因素影响其对行为导致的成本收益的判断,最终影响法官行为选择。文章还进一步提出加强对法官失范行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等对策建议。



  

下半场点评环节,韩福国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国际上三类关于影响街头官僚决策因素的研究成果,呈现了“组织与街头官僚”、“街头官僚与顾客”、“组织与顾客”之间的三种委托代理关系。关于中国街头官僚的行为研究,他提出了三点想法,一是在城管群体和街道乡镇层面存在大量基层干部和基层事务,对于基层事务的认定应当重点关注基层治理与基层党建。二是基层事务的处理过程中存在运动式执法、上访机制、公安的强制权力等7方面结构性因素。三是需要考虑在现实不确定性和多重压力下中国的街头官僚对舆论回应做出判断时的逻辑和过程。最后,他指出,研究中国街头官僚的行动不能离开社会结构单独看待“街头”与“官僚”,不能脱离具体政策案例和行动过程谈行为,不能离开“街头官僚”的分析范式谈概念,注意明晰街头官僚理论下的二级概念。


  

25届复旦大学MPA天下论坛已圆满落下帷幕,让我们期待天下论坛和MPAer的未来都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