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23年我校建立的政治学系,其基础为1964年成立的国际政治系,该系是我国于1964年在高校设立的三个国际政治系之一。当时仅有一个国际政治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与对外关系。改革开放后,国际政治系有了很大发展,逐步增加了专业设置,扩大了招生规模。1980年首先增设了政治学专业。1984年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继后于1988年又增设行政管理专业。2000年11月21日成立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进程对中国的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研究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纪之交的中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形势。要实现民族振兴,完成国家统一,承担国际责任,中国必须具有能对国际形势进行因势利导的对外政策;同时,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现代化,中国面临着国内政治体制优化和公共政策创新的双重任务。
    顺应这种形势,复旦大学决定成立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这一决定不仅是跨世纪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一大重要举措。学院的建立将结束我校原有国际问题研究的分散状态,实现学科优势的整合,使我校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的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学生培养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机构建制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下设四个系:即国际政治系、政治学系、公共行政系、外交学系(筹)。 学院领导机构在学校的领导下负责全院的行政、教学、科研、人事与发展。学院设院长一位,常务副院长一位,副院长四位。设党总支书记一位,副书记二位。学院建立院务委员会,由正副院长、正副书记和院长助理组成,负责全院重大事务的决策。
    各系设系主任,负责在本系安排教学、组织科研、加强交流,以教学组织为主,推进学科发展。
    学院下设行政办公室、资料室、学生工作组、MPA教育中心。


学科建设      
    通过“十五”建设,目前的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已经拥有了相当完整的学科体系。学院下设政治学、公共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六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两个博士后流动站、一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两个“985二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六个硕士点、一个专业学位硕士点(MPA)、四个本科专业。


师生员工
    目前,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共有70名在编教职工、包括教授22人,副教授24人 ,讲师12人,行政管理人员12人。
    2008年,学院有在读本科生481人,硕士生247人,博士生148人,MPA学员915人,长期留学生159人,学历成教生692人,学历网络生912人,折合标准生3592人。 

 
特聘顾问
    除各成员单位原已聘请的顾问外,学院·研究院现有三位特聘顾问:
    李道豫大使,前中国驻美国大使,现任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侨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过家鼎大使,前中国驻葡萄牙大使,中葡联合联络小组中方首席代表,现为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PECC)常务副会长。
    杨成绪大使,前中国驻奥地利大使,现为外交部所属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